华南农业大学—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22考研—经验分享

发布时间:2023-09-13 来源:产品中心

 

  受到同学的启发,决定重新修改这篇经验分享,为我以往这一年的考研时光做个复盘,也写下我曾经走过的一些坑,希望能为师弟师妹做个借鉴。

  考研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【选学校】,【找学校资料】,【四门功课分别学习】,【最后的准备工作】。

  2.本科期间成绩基本排名前十/五十几人。考研前四级低分飘过,12月份(考研)的六级低分飘过。

  然后根据知乎学校评价和性价比,看到了华中农业大学。又由于它地处武汉,是座大城市,经济繁华,位列南方。恰巧看过B站上的一个学校的宣传片,她们在校园小路上以优雅的舞姿欢迎新生,一下子撞进了我心里,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它。

  我们老师希望我们能报学校报的稳当一点,我咨询老师之后,老师也说我报名这个学校冒险了一些。我自己觉得不能听一面之词,在3月份就拿起食品工艺学的资料开始背诵,背了几天,实在背不下去,也不喜欢食品工艺的内容。而且华中农的英语还要至少达到55分以上。那些天心理上的压力也很大,给爸爸打电话哭着说,这可能得是我拼了命才能考上的学校。身旁所有的同学都在奔忙着寻找自己的学校,我又听取了一些老师的意见,说年轻的时候要去北上广。最终放弃了华中农业大学。

  那时我对研究生招生网选学校和专业的东西还玩不明白,于是就去请教和咨询了我其他舍友和老师的意见。在狭窄的范围里选学校。我一个舍友给我热情介绍了她选定的学校—华南农业大学,地处广东,专业性B+,今年我们上岸有很大的可能性被评上双一流,属于“我不努力,学校努力”系列,我被她的热情感染,又看了学校考的专业课内容。

  我个人认为这个科目比较正规,食品化学理论性很强的样子,和食品工艺学相差很大,作为多年的理科生,我很喜欢。而南方,尤其是广东那片对英语的要求都比较高,但我的心理上的压力小了不少。也是心里累了,奔忙了一圈,在四月份左右定下了这个学校。

  考研概况:华南农业大学的食品加工与安全其实很卷,今年报考人数比较多,大概五六百人。收的人也多,100人左右(是的,没错,今年又扩招了),复试会进135个趴好像,是按照1:1.2—1.5的比例来的。

  我们上一届学校师哥正好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,我和我舍友就给他要了资料。资料很全也很多,师哥也给了很多的建议和关心。所以当下就没有找其它资料了。

  后来9月份,华农换了农综三大纲,就重新买了书籍,换了农综三资料,我舍友帮了我很多。

  (2)方法: 找到一个对自己最合适的考研博主,我的是鸟山学长。按照他的建议制定自己的英语复习规划。最重要的包含:背单词+看长难句/语法+看阅读理解方法+作文+小三门

  时间,每一天。具体是早晨去自习室之前,洗漱吃饭都可以背一背。中午午睡之前,晚上睡觉之前。前期打基础的时候,我还会主动留出背单词的时间,早晨7.00-8.00,晚上19.00-21.00之类

  方法,看过词根记忆课,也用过艾宾浩斯曲线,还有一些老师教授的谐音记忆,联想记忆,我都试过。个人感觉词根记忆比较有用,艾宾浩斯很痛苦,谐音记忆只能针对个别单词,联想记忆特别考验想象力。

  用具,主要背诵软件是扇贝app,因为它不要钱,而且会自动制定复习单词。(墨墨背单词也可以,我舍友用过,好像还不错。)我每天大概学习50-100不等的新词,然后按照1:3的比例复习旧词。也买过一些纸质版书籍——红宝书,十天背单词,恋恋有词。红宝书量大,适合都足够时间,希望全面背的同学。十天背单词适合没时间,进行突击。恋恋有词有重点标记排序,量也适中,对我来说正好。APP+书一起背诵,效果更好些。

  语法只看过田静老师,尝试跟着她公众号里的长难句做了二十几句,感觉很好,后来没时间就没再做了。长难句还看了唐迟老师公主号的那几节小长课,是另一种看句子的思路。

  老师,看过唐迟和孔玮老师。唐迟老师很有名,讲的是逻辑思维,孔玮老师的课浅显易懂,可惜她只讲英语一。

  卷子,买的张剑的黄皮书00-21年。前期做过比较多的阅读,因为看到唐迟老师的早期方法论课程,所以顺带着也做了96-99年的英语阅读。00-03年的阅读,只挑捡着做了几篇。我的卷子里没有09年的卷子,也就没有做,影响不大。

  方法,推荐从04年开始试手(04年以前的阅读和以后的不太一样了),然后在七月份之前,精炼的做几套。理解阅读的逻辑思想,题目类型和错误选项常见类型,七月份之后,就要从英语二10年开始做了。最后我留出19-21年三套卷子做模拟。10-18年这些卷子可以反反复复的重做,pdd上有几块钱卷子可以买。做英语阅读,做精要比做多更重要。

  七月份的时候,我看了石雷鹏老师的课程,很有用处,可是他的课太长了,我没坚持下来。后来,小作文我看了周思成老师,会给作文模板句子,讲作文思路,挺别出新意的,而且课程不多。大作文看了周思成老师机构讲大作文的老师,具体名字不记得了,讲的很好,会给作文模板,我最后考试也用上了。

  e.小三门很匆忙,看了唐静老师(翻译),刘琦老师(新题型)和宋逸轩老师(完型填空)。大致有空看了看,凭感觉和方法做题。

  b.博主: 空卡,学长小谭,鸟山学长,利之学姐,苏一说了。老师,腿姐带背,徐涛带背,利之学姐时政音频。

  c.书籍: 徐涛老师的小黄书和肖爷爷的精讲精练我都买了,但是由于看的是徐涛老师的课,精讲精练我基本就翻了翻,闲置了。然后就是必买的1000题,肖四肖八,腿四。

  7月到7月中旬,9月到10月份趴,看了点徐涛老师讲得课,很有意思,但是不动脑子很容易忘。学习一章节,或者看两节课,就去做1000题。网上博主有整理的看哪章节做1000题哪章节的题,可以去看一看。

  10月份,11月份左右。看了腿姐的技巧课,很有用处。学些小技巧,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。紧跟着做肖八,有很多套,我每天中午吃完饭回来做完一套,整理清楚清楚自己的生疏点和问题点之后,就去睡觉。肖八做完,手机上有很多政治小程序,几块钱就可以买下来很多老师的选择题,我也挑捡着做了一些老师的选择题。这时候也可以回去刷刷以前的1000题,毕竟已经忘记了。

  然后到12月左右趴,就开始听各种时政,各类博主会整理一些,政治老师也会出一些。我听的是利之学姐整理的各套卷子上的时政。走路去吃饭的路上听一些,早晨起来的时候听一些,很快就可以听完了,还可以轮着多听几遍。最后快要上考场了,紧急看了博主整理的肖四大题重点背诵顺序,背了肖四。最后没背熟,不过肖四大题的答案大部分都出现在政治考试考题上了,所以就——抄了很多题面。

  4月—6月,用PPT,对着华南农业大学老师讲的课程,把知识点过一遍。每过一章,看一章的书,用铅笔写写画画自己认为重要的点。然后根据师哥的讲解对PPT和书本内容划重点。

  9月—12月,开始背诵PPT,按章节背诵。先重点章节(碳水化合物,脂质,水,蛋白质,酶,维生素和矿物质),后次要章节(色素,风味物质)。先背诵思维导图,然后再背诵详细的细节内容。每天早上背诵一个半小时,下午背诵一个小时,晚上复习今天学过的内容或者没背完的内容。直至第一遍背完,前面忘得也差不多了,通过你自己的规划调整背诵时间,再把整个PPT和课本上划的过一遍。

  大致有些印象,就可以去做做习题(师哥资料/课本的课后习题/食品化学大纲都可以)。做题的时候可能觉得一头懵,自己明白,但写不出来,知识点不熟,回去接着背,这时可以穿插着,背一章,做一章的题,也会有些成就感。感觉背的差不多了,差不多就十一月份了,就可以去做历年线纸来,把每一个题按照题目顺序一个一个写下来,落实到纸上。然后对答案,更正错误,并背诵。做题顺序可以从08年开始,因为早些年的更简单。留出3年的卷子最后做模拟。

  碳水化合物,脂质的大题重点很明显,一直只会考那几个。水这一章节考的五花八门,有个资料里整理了,我就背了那个。蛋白质可能会偶尔出乎意料那么一下,反正不老实的好好考。酶经常和碳水化合物的非酶褐变一起考。维生素和矿物质,色素近些年有考频增加的趋势。风味物质一直没考过大题。

  总之,大题要答全面,准确,分条作答,还要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以前的卷子也有很多考到论文里面的小问题。小题就可以多刷,多总结,看看有什么是书本和PPT上不太提到的点,补充上去,背诵。

  4月—6月,根据中国大学上的相关课程和本科时期学过的课程,对书本做了笔记。大体了解有什么内容,做思维导图。

  9月—12月,背诵农综三资料和书籍。9月下半旬改了大纲,重新换了书籍(如上图),换了资料,根据大纲提醒调整复习规划。

  每天早晨抽出两个半小时按照食品卫生,食品分析,食品法规的顺序背诵书本,PPT和资料。下午做完阅读,学习完英语课程,继续背诵没有背完的部分,晚上进行复习。当一个知识点有多个答案时,我一般遵守课本>PPT>资料的原则,进行背诵。当课本上的知识杂乱无章时,我一般会寻找PPT,资料,历年真题上有没有相似问题,然后背诵。农综三是一个背多分的科目,考的也很浅,但铺的面大,背到就是赚到。

  食品分析一般要求背的标准,最好一字不差的那种。食品卫生最好关键词记忆,顺口溜,大意理解记忆,自己能写出来就好。食品法规名词相似,难理解,在有限时间背有限资料,背熟。然后把每一个背过的题目作为大脑储存武器,考试的时候指哪打哪,一些不知道的题目,也尽量用背过的知识填满。

  抽出几天时间,对每一科进行计划模拟。剩余时间对忘记的知识补充(记忆一些重要(必考)知识)。

  有句话说“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”,到了后期就能十分明显的显现出来。一步一个脚印很重要。快要上考场之前其实更像是没有准备好的样子,政治没背完,专业课又忘记,英语阅读的正确率依然不稳定。匆匆忙忙,甚至会有些情绪崩溃,看不到前路,感觉准备了很多,什么都看了一点,又非常像什么都不会,这都很正常。但如果报名了,一定要上考场。如果上了考场,一定要认真做。这样的一个东西很神奇,万一(一定)就考上了呢。

  最后可能要到别的学校考试,有一定的概率会离得比较远,有需要能提前订酒店,否则到时候可能没房间或价格高的离谱。然后要带好需要的物品,笔可以多准备几支,有备无患,还有各种证件。可以买一个或两个透明工具袋,有的学校会发放相关物品(小刀,橡皮,胶棒,笔,2b铅笔)。小刀用来开专业课牛皮纸袋,还要提前在网上稍微学习一下怎么开纸袋,怎么交卷。因需要自己封卷。准考证和核酸证明材料可以多打印几份,放到不同的地方,行李箱/书包/工具袋。然后就可以安心的上考场。

  前期3月份,我学过一个月左右的数学。虽说时间不长,但是我看高数公式,做题跟天书一样。我没有信心能考很高的分,冲击我最后理想的分数,还有一种它卡线的可能,所以报了食品加工与安全。还有的话,我死记硬背的能力还可以,所以选了农综三。

  这个有很多,我用了两个,一个叫阔智考研政治刷刷刷,另一个不记得了。到快要刷题的阶段,考研群里就会有很多发链接要拼团的,还是很有用处的,建议用一个。

  华南农初试:复试=5/5,所以复试很重要。复试包括英语,专业课和综合素养,问专业课问题的随机性也大,可能比较拼幸运值,状态和第一印象。我原因是英文文献的翻译很差劲,人又很跳脱(不正经科研的样子),专业课也答得不太专业。啊,看来确实是实力原因。

  6月到7月,我进行了期末考试。由于我期末的专业课课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,所以我拿出了一个月的时间,没有搞除背英语单词外任何考研的东西。(话题:如何平衡期末考试和考研)

  7月中旬到9月,大多数都在家里玩。总的来说,我在家学习没有状态。其实如果和我一样的同学,可以去图书馆或自习室。我自己是放任自己自由,该学学(在学校),该玩玩(在家)。

  大概写到这里,以后可能会增增补补,希望能给师弟师妹们一点帮助。最后,愿你终成所愿,祝你一往无前。